“去年双11买的面包机还没用过。”“前年双11买的纸巾还没用完。”“感觉占了便宜,又感觉没占。”……今年“双11”购物节已经拉开序幕,在诸多折扣、优惠的背后,无形中多出来的消费是否物有所值呢?近日记者做了调查,让市民列一列往年双十一购物的“后悔清单”,家用小电器、服饰化妆品和生鲜食品占到前三位。
后悔清单 No.1
去年买的小家电,今年落灰了吗
懒人早餐机、空气炸锅、炒酸奶机……这些电器你都买过吗?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去消费,但是实际作用却因人而异。在记者的调查中,被这些电器的优惠吸引,买后一年也用不到几次的消费者占据很大比例。
“哪个打工人不曾设想,用一顿美好的早餐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?”90后王小姐采访中说到:“购买早餐机前,幻想着用它做出美味营养的早餐,我甚至立下了每天早起做早餐的誓言,但购买后才发现,光是凑够三明治的各种原料我已经崩溃了,况且这些原料一次用不完,又不能长久地存放,最后发现楼下的煎饼果子可真香。”
后悔清单 No.2
“血拼”到手的化妆品,“爆款”衣服多闲置
在记者调查的“后悔清单”中,服饰化妆品占到第二位。
杨小姐向记者介绍,在网上购买化妆品一是要辨别真假,二是要看好保质期,不要被拼战队、凑满减、算津贴冲昏了头脑。“当然也要预防冲动消费,我有几个朋友看到面膜便宜,一买就是一箱,结果到今年双十一还没用完。”
网上常有“卖家秀”和“买家秀”的对比图片,令人捧腹。“看到卖家搭配怎么都好看,自己穿上却不是那么回事,由于当时没退货,这件衣服在衣橱里躺了大半年也没动过。”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,网购衣服出现不满意的比例非常高,一些网络爆款最容易多花钱。
后悔清单 No.3
生鲜虽好,到货却是变质的
“平时最喜欢吃各种海鲜,但是双十一期间收到的却是变质的。”张先生爱好下厨,会趁着双十一买一些生鲜食品,但是他经常遇到因为物流爆仓耽误了运送,食物无法食用的情况。
消费专家提示:遇上这种情况,一方面应积极和店家沟通或申请退款,另一方面也应向电商平台进行投诉,部分电商有相应的赔付条款。
不少消费者总结以往“双11”的教训:下单要理性,消费不浪费。
“今年双十一,我会更理性一点,更关心自己需要什么,把钱花在刀刃上”,李小姐向记者介绍到,“可以在大润发购物,需要什么买什么,10月26日开始,超多商品满立减,活动清晰“不烧脑”。11月9日起,很多精选商品不只五折,准备去店里边逛边买,不至于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强行买非必需品来凑单。”
据了解,在大润发的线上渠道同样可以享受双11的活动福利,顾客可打开“大润发优鲜”小程序线上下单,由门店直送,3公里一小时达,新人注册还可领取56元红包,即买即用,避免冲动消费,买到最为需要、真正实惠的物品,不会“剁手”之后再懊悔。